欢迎访问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太阳成集团要闻

学院首页 > 太阳成集团要闻 > 正文

坚持“六个结合”原则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发布时间:2005-12-30阅读数:

山西综合职业技术学院 崔毅

摘要:全面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遇,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义;全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构成、发展及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确立科学的教育实践路径;坚持“六个结合”原则,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指导规范。

关键词:“六个结合”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颁布,向全党全社会提出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认真坚持好“六个结合”基本原则,制定有效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创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前提与保证。

一、“六个结合”原则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定位和主要特点。

“六个结合”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定位,至少可做三方面理解。第一,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具体工作的指导规范,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第二,它在实质上是一种实践观念。所谓“实践观念”,主要是指理论指导与实践活动之间相互融通、相互作用的中介性观念。对“六个结合”原则应从这样一个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第三,它蕴涵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性追求。这种“理想性追求”的集中表现,即如《意见》所指出的: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六个结合”原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结合”。这种“结合”,反映和表征了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这里以“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原则为例作些说明。第一,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本在于坚持和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一段时期以来政治理论教育效果不佳、不尽人意,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在相当程度上理论与实际脱节,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发展的反差较大。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实践发展的宏观前景出发,牢牢把握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性课题,并用以确定政治理论教学的大尺度、立足点和主要政治导向;要注重研究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双向运动过程”的新发展、新经验,不断引进新思想新信息,使政治理论教学保持新鲜感和富有弹性;要勇于和善于探索实践上的亮点、理论上的难点、思想上的疑点,不断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及其转换为教学内容的力度,不断拓展课堂教学的视野,增强思想理论的开拓性;要更加突出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方法论意义,努力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第二,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现阶段,这是“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原则极为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课堂教学也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但这里的“实际”毕竟是间接经验。因此,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到社会实践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有必要经常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及双休日深入厂矿企业、农村山区进行社会调查,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有益于工农,有益于基层,有益于自身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让学生亲身考察和参加改革开放的实践,开阔视野,了解国情,增强对我们党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许多院校的成功经验表明,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的政治理论教育提供十分重要的感性基础、理解契机和内化为思想素质的体验体认机制。

另一方面,这种“结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以“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例。新时期以来特别是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社情国情校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实际问题,他们的思想问题大都与他们遭遇到而又不会解决或者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帮助青年学生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上来,既讲道理又办事实,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这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介入学生的“生活世界”。它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深入学生之中,热心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调动和激活每一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唤醒人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程度;通过协调关系,消解矛盾,促进形成团结向上、共同前进的“小气候”和思想文化氛围。可以认为,这是当前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要求。

二、贯彻“六个结合”原则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学习和贯彻“六个结合”原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正确把握其着眼点和着力点。首先要着眼于育人为本,着力于德育为先。就是说,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既教书,又育人,两者统一于学校教育全过程的思想,是我国教育优良传统的精华,中国共产党人又赋予了它崭新的时代内涵。延安时期,我们党提出既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又要转变学生的思想。50年代,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教书育人”的口号。正是以教书育人为导向,我们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国家建设急需的大批从才。“文化大革命”中这一原则遭到严重歪曲和践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教育界重新提出和恢复了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大体在80年代中后期,逐步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共识和理念。积几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同时依据《意见》的精神和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探索,“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它的深刻内涵。第一,“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是一种整体教育观。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教书”是学校教育得以成立和正常运作的基础,“教书育人”几乎涵盖了学校全部基础性工作。学校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服务的,这是学校办学、建设和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着重点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原初的意义上讲,教书和育人、智育和德育是教育实施的同一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是不能分割和不可分割的。从教书育人原则提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来看,其“育人”的着重点显然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把教书和育人、智育和德育有机统一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第三,“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根本要求是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知识是能力和素质形成的基础,又是能力和素质外化或实现的支撑力量。在现代社会,人的能力和素质主要是在学习和消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离开知识,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但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尤其知识传授的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现代创新型人才更倚重于创造性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素质在本质上是对知识的内在关联性的把握和主体驾驭状态,素质与知识的有机结合,便生成为人的实际能力。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亦应如此。只有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自觉意图恰当融入教书过程,使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能力和素质。第四,“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重要任务,在于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是我们把握和贯彻“六个结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原则的灵魂。

其次,学习和贯彻“六个结合”原则,要着眼于以人为本和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地位,着重于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既“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就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思考,学会怎样学习。自觉学习、自我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愈益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说智育过程是这样,那么,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更需要如此。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以及自主维权意识日益增强。这些新情况新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需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造成大学生“德育需求的理性自觉”。在这方面,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固然非常重要,但更为根本的是唤起和促进人们学会自我教育、自我修养和自我发展完善,造成大学生“德育需求的理性自觉”。这应当是更高层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准。

三、与时俱进,全面把握和贯彻“六个结合”原则

“六个结合”原则,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整的实践观念体系。全面把握和贯彻“六个结合”原则,需要拓宽视野、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第一,要从我们党的执政视野,深刻理解、把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六个结合”原则。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在根本上确立了我们党执政的视野,即从执政的立场和视域观察和处理问题,从而形成“提高能力、长期执政、完成使命”的目标模式。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工作被看作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包括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义,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完成党的各项任务过程中所特有的宣传组织群众、建设宏大队伍的极端重要性。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贯彻“六个结合”原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大学生培养成党和人民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组织起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这实际就标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价值。

第二,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高度,深刻理解、把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六个结合”原则。依据这一精神,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理解“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既要靠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靠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意见》继续强调了这一基本原则。

“教育”和“管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教育通过“耐心细致”的感化、说服、劝导工作,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认识、道德水平和纪律观念等;管理则依靠具有“刚性”的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等手段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应首先本着教育为主、思想为先的原则,努力达到说服人、启发人、激励人的效果。然而,由于思想教育本身并不是万能的;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而处于不稳定阶段,易于受到社会上的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侵蚀甚至毒害,因此,仅有单纯的说服教育尚无法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还需要诉诸管理。这是管理的本质内涵和功能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决定的。“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就要在实践上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形成统筹规划、上下关心、协调一致、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局面,使这种“结合”落到实处、恰到好处。总之,只有把“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与“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做到“爱”与“严”、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的统一,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六个结合”原则落到实处。从一般意义上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历来是带有全局性的方法论原则。继承,意味着有“我”之根基、续脉;创新,意味着兼容、发展与超越。离开继承谈创新,则如无源之水;离开创新谈继承,则如一潭死水。只有融继承与创新为一体,才如活水般奔腾不息。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是在继承与创新的互动中,才有了《意见》提出的“六个结合”原则。

毫无疑问,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经验,比如“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疏导”、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等方法、方针和原则,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征,在今天仍然行之有效和富有指导意义。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所有制结构与分配形式、利益主体等的多样化,以及各种纷繁复杂的理论和思潮的不断涌现和相互碰撞,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态势。因而,面对变化了的环境和思想状况,一方面,要赋予传统经验和方法以新的、与现实生活相承接相协调的内涵、形式和价值取向,以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求;另一方面,必须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新思路。因此,我们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在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既要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和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提示新规律,寻求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提出新理论;又要大胆借鉴、学习、吸收世界各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因素和有益经验,立足现实,融会古今,创造性地开辟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因循守旧,脱离实际,搞标新立异的形式主义或做表面文章,是不能取得成效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实事求是,才是永葆生机的法宝,才能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增强实效性,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    审核: